精灵马是什么?——映照日本人生命观的灵魂之乘

寄宿于朴素蔬菜中的“灵之形象”

每年夏季的盂兰盆节期间,日本各地的佛坛或精灵棚上,常能见到黄瓜与茄子被插上筷子或牙签做成“有腿”的模样。这些看似像儿童手工的造型,并不仅仅是装饰品。

它们被称为“精灵马”,是一种传说中祖先灵魂在生死两界往返时所乘的交通工具。本文将深入探讨这种小小的蔬菜造型背后所蕴含的日本宗教信仰、生命观与民俗精神。

精灵马的定义与功能

什么是精灵马?

精灵马是为了迎接在盂兰盆节(一般为8月13日至16日)回归的祖先灵魂而制作的器物,体现了让祖灵“迅速到达,缓慢离去”的愿望。

  • 黄瓜马(迎马):马象征迅捷,人们期盼祖先能迅速回家。
  • 茄子牛(送牛):牛脚步缓慢,并能驮载供品,人们愿祖灵慢慢离开人世,带着满满的供养返回。

人们在黄瓜和茄子上插入筷子或牙签,模仿动物的四肢,这一形式是日本民间信仰与佛教融合的产物,代代相传至今,成为夏日祭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精灵马的历史背景

祖灵信仰与自然观

在日本古代的宗教观念中,死者的灵魂在一定时间后将转变为祖灵,守护后代。这一信仰融合了自然万物皆有灵的泛灵思想,认为灵魂会定期返回家中,因此“盂兰盆节=迎接并供养归来的祖灵”逐渐成为既定习俗。

佛教的传入与《盂兰盆经》

6世纪佛教传入日本后,与本土的祖灵信仰融合,诞生了“盂兰盆会”这一佛教节庆。《盂兰盆经》中描述了目连尊者为拯救堕入地狱的母亲而举行供养的故事,被视为盂兰盆节的起源。

这种佛教的生死观与本土信仰交汇后,“精灵马”作为一种辅助祖灵归来的象征器具在民间广泛传播开来。

精灵马的象征意义

速度的对比:快来慢走

黄瓜与茄子在质感与象征意义上的对比,正体现出“快来慢走”的情感。人们期盼祖先迅速归来,却又希望其慢慢离开,蕴含着对逝者的思念与惜别之情。

象征生命的轮回

马与牛皆为农耕社会中象征生命力的动物,同时也代表丰收与勤劳。因此,精灵马不仅是送别之器,也是生命轮回与自然循环的象征。

通往彼岸与此岸的媒介

在佛教中,“此岸”代表现世,“彼岸”则象征死后世界。精灵马被视为连接两界的媒介,也与轮回转生、“中有”(死后至再生之间的状态)等佛教观念紧密相关。

各地精灵马文化的差异

制作材料的地区差异

  • 关西地区:除黄瓜、茄子外,也会使用玉米、秋葵,有时还会用木雕马。
  • 东北地区:更常使用“精灵船”代替马牛,将祖灵安置在船中送往彼岸,长崎的“精灵流”便是代表。
  • 冲绳地区:使用旧历盂兰盆节,以“乌托托(ウートートー)”为核心的独特供养仪式为主,少见精灵马文化。

造型与祭送方式的不同

部分地区会用纸装饰马牛的面部,或制成立体工艺品。盂兰盆结束后,有些地方会将精灵马放入河中漂流(精灵流),或在“焚烧仪式”中火化,表达对祖灵的送别。

结语:为何精灵马如此重要?

精灵马体现了日本人对死者的尊重、对家庭的思念,以及与自然和生命流动之间的深刻联系。这是一种用具体且日常的形式,表达对“不可见之物”的信仰。

即使在宗教淡化的当代社会,精灵马这一小小的仪式,也依然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“连接”的感知——人与人之间、生与死之间、现世与彼岸之间的联系。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