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书道的起源:来自中国的汉字引入
在谈论日本书道的起源时,必须提到汉字是从中国引入的。汉字自公元前3世纪起在中国使用,而当时的日本并没有文字。
汉字引入日本:金印与铁剑铭文
根据《后汉书》,公元57年,日本的糠古王派遣使臣前往后汉,作为礼物,授予了金印。这个金印在福冈的志贺岛被发现,上面刻有“汉委奴国王”。这被视为日本最早的汉字使用例。
汉字传入日本有两条路线:一是直接从中国引入,二是通过朝鲜引入。当汉字直接从中国引入时,中国的最新进展能够迅速传达,但若是通过朝鲜引入,往往是以较古老的形式传播。尤其是苦于高句丽、百济和新罗战争的百济,与日本结盟,引入了佛教、中国经典以及书道。
在4世纪后半至5世纪初,各种技术的人士从朝鲜半岛来到日本,其中有熟悉汉字的人。他们的后代从事书道,正如《稻荷山古坟铁剑铭文》(471年)所示,其内容与朝鲜半岛使用的汉字有许多相似之处。《汉委奴国王金印》是日本最古老的中国文例,而《稻荷山古坟铁剑铭文》则是国内最古老的日文例。这把铁剑上刻有115个汉字,其中有“获加多支鹵大王”的字样。115个字的铭文相对较长,作为日本古代史上最重要的金石铭文,被指定为国宝。使用汉字书写日本语的历史始于4世纪后半至5世纪初,汉字与日本语的关系延续了约1600年。
目前,“汉委奴国王”的金印被收藏在福冈市博物馆。
目前,《稻荷山古坟铁剑》被收藏在埼玉县立さきたま史迹博物馆。
奈良时代:汉字与诗歌的发展
汉字在8世纪(奈良时代)开始广泛普及。当时,宫廷和政府机构的所有官方文书、研究和文学均用中文书写。另一方面,私人的文书则借用汉字的发音,用日语书写。在借用汉字的发音来表达日语的过程中,汉字的形状逐渐发生变化,最终形成了平假名。片假名则作为辅助中国文书和诗歌的阅读符号而产生。
汉字在奈良时代伴随佛教的传播而扩展。在这个时期,由藤原鎌足编纂了日本最古老的和歌集《万叶集》,汉字在表达日语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。
平安时代:贵族与僧侣的艺术书道
在平安时代,贵族和僧侣学习书道,书道在贵族社会中流行。他们将书道视为一种艺术,学习书道作为艺术形式变得普遍。在平安初期,随着频繁派遣使节往唐朝,佛教文化得到了繁荣。在书道领域,空海、橘隆智、嵯峨天皇等杰出书法家相继出现,被称为“三笔”。随着唐朝的衰退,894年日本废除了对唐朝的使节,确立了独特的国风文化。在这一时期,小野道风、藤原佐伯、藤原行成等古代书道家变得著名,合称为“三迹”。平安中期,紫式部创作了《源氏物语》,小野小町用仮名书写和歌,女性文学得到了繁荣。
紫式部
镰仓时代:禅与书道的深厚关系
在镰仓时代,禅宗从中国传入,新的宗派应运而生。禅修者被要求集中精神,通过书道表达内心的美,从而使书道与禅的关系更加紧密。作为禅佛教的一派,临济宗在书道上取得了显著的发展。特别是大德寺,发展出包括茶道在内的独特风格。如今,禅僧的书道统称为“墨迹”。在茶道中,仅大德寺僧侣的书道被称为“墨迹”。
江户时代:武士与庶民的书道
在江户时代,书道在武士和一般庶民之间变得越来越重要。武士阶级的书道家不仅参与文书和家纹的制作,还涉及到美术作品等。在这一时期,书道家及其家族逐渐崭露头角,书道专家的数量也有所增加。
明治时代:常用汉字的制定与汉字教育
在明治时代,受到西方文化、文字和教育的影响,1923年明治政府制定了“常用汉字”。作为常用汉字表,选定了在公文书、报纸和教育中使用的1962个汉字及154个简化字。从此,以此表为基础的汉字教育得以推广,文字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使用。常用汉字的制定不仅确保了文字的统一性,还促进了国民的识字率提升和信息传递的效率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改革中,常用汉字表被作为基本的汉字集合采纳,至今仍被广泛使用。然而,常用汉字制定之前存在的多样文字文化逐渐消失,文字趋于统一。
现代书道:文化与精神性的艺术
在现代,由于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,手写的机会减少了,但书道在日本文化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。除了独特的日本书道风格和文化背景外,书道的美学元素和精神性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众多人们。
Comments